玉米聯合收獲機將是繼小麥聯合機收之后我國農機化發展的又一大熱點,近幾年來,在技術和產品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由于近年我國農機市場處于低谷狀態,因此,業內人士在很大程度上都寄希望于玉米聯合收獲機的發展,以給低迷的農機市場一劑強心針。事實上,讓人寄以厚望,以為很快便可以象小麥聯合收獲機那樣熱遍 的玉米收獲機,仍然在市場苦苦尋求機會,尋求技術與市場的結合和突破口。到目前為止,已有部分機型進入應用,為可能到來的發展熱潮作好了技術與市場的準備。從發展上講,玉米聯合收獲機雖然沒有如人們預想的那樣迅猛發展,但是,它也已確實成為我國農機市場近期可以預見的新增長點,成為我國農機生產、銷售、推廣等部門不可忽視的良好商機。
一、產品及其生產現狀
從90年代初期開始興起的我國又一輪玉米聯合收獲機發展熱潮,到目前,可以說已有了階段性的成果。迄今, 已有50余家企業生產出60多種玉米收獲機,不少機型已經進入批量試制生產階段。
1.生產情況
在已經生產玉米收獲機的企業中,大部分企業尚沒有完成由樣機到批量生產的過程。年產量超過300臺的企業不過二三家,大多還以10~50臺的小批量進行試驗示范。據初步估計,1997年 各生產企業生產總數約1000余臺,有四五家企業產量超過100臺, 多的亦不過300余臺。但從實際銷售情況來看,銷售實績不理想,多數企業銷售量都不過半數, 多的一家銷出238臺。鑒于1997年的市場情況,1998年各企業都實行了生產緊縮的政策,繼續保持幾十臺的試生產狀態,而1997年生產超百臺以上的企業,因銷路不暢,1998年多沒有安排新的生產,意在銷完上年庫存機子便可。因此,綜合估算,1998年 玉米收獲機生產量不會超過1000臺,整個生產還沒有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
2.生產企業及其分布
由于小麥聯合收獲機市場發展的鼓舞和對玉米收獲機發展的預測,我國不少農機院所、大專院校又把技術的重心移到了玉米收獲機上(另還有一個重心是水稻聯合收獲機)。中國農機院、河北省農機化所、河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鄭州市農機所等院所都出一些較好的玉米收獲機,不少生產企業,或與單位合作,或自行研制,陸續推出了不少的玉米收獲機機型,而且這種不斷上馬生產的勢頭還在不斷增強。
從地區分布來看,目前玉米收獲機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我國北方地區,其地區分布如下:北京3家,天津4家,河北12家,山東11家,河南6家,黑龍江2家,吉林2家,遼寧3家,陜西4家,新疆1家,上海1家。
3.機型狀況
我國玉米機械收獲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摘穗→剝皮→集穗→秸稈收集(或粉碎還田)
這種模式為大中型多行玉米收獲機的收獲模式。
(2)摘穗→集穗→秸稈收集(或粉碎還田)
這種模式主要為單行收獲機采用。有一些單行機有剝皮功能,但不全部剝去,而只剝去果穗 外層的包皮。
在這兩種模式之外,尚有其它一些模式,如摘穗后不集穗,而將其傾放于地面的機型。至于摘穗后進行剝皮、脫粒、清選的機型,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玉米果穗含水率較高,不適合直接脫粒存儲,加之配套的烘干設施不能配套,因而國內目前的機型中,沒有適應這種模式的。
在50余家生產企業中, 先發展的是單行玉米收獲機,近年二行和三行機的步伐明顯加快。我國現有的機型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一是懸掛式機型,二是自走式機型,三是玉米割臺,四是牽引式。其中,牽引式目前只有黑龍江趙光機械廠生產,新的機型尚沒有。下面就前兩種機型的特點分述如下:
懸掛式機型,它又可分為單行機和多行機。
懸掛式單行機目前生產企業約15家。它配套8.8~22kW四輪拖拉機,具有摘穗、集穗、秸稈粉碎還田等功能。這類機型時間較早,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配套動力來源廣泛,價格較低(0.8萬元左右/臺),適應中小地塊作業,不存在行距適應性問題。其劣勢是相對于大中型機型,其生產率較低。
懸掛式多行機,現已的有兩行機和三行機。生產這類機型的企業有20多家,其配套動力為50型、55型、60型四輪拖拉機。其功能為摘穗、剝皮、集穗、秸稈粉碎還田。售價3萬元左右,生產效率明顯高于單行機。
自走式機型,目前有6家企業進行生產,產品有3行和4行兩種。配套動力為55~88kW,具有摘穗、剝皮、集穗、秸稈粉碎還田等功能,生產。每臺銷售價格,3行機12~15萬元,4行機18萬元以上。
在上述這些機型中,單行機采用臥式摘穗輥結構,作業時不需對行。多行機則采用摘穗板拉莖輥結構,適應行距600~700mm,作業時存在對行問題,相對而言,單行機技術較為成熟。
二、市場發展狀況
目前,我國玉米收獲機雖然已有不少機型已進入實際使用,但總的來說,問題還不少,一是技術成熟度還低,其表現為產品性差;二是市場還沒有啟動起來;三是制約其發展的諸多因素還難以解決。
我國目前約有1萬臺玉米收獲機,主要是以黑龍江趙光機械廠生產的4YW-2為主, 機收水平不到2%,其市場發展的空間仍然非常廣闊。從1997和1998兩年的發展情況來看,雖然玉米收獲機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它已實實在在地投入到實際應用之中,不少地區已開始組織少量的機具進行玉米的機收服務,局部性區域性的玉米機收服務已見端倪,玉米易地機收已經成為一種可能。
1.影響玉米機收因素分析
目前影響我國玉米收獲機發展的因素很多,內因是玉米收獲機本身存在設計和制造方面的缺陷,表現在目前應用的玉米收獲機的使用性低,損失率和清凈率都不盡如人意,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和生產單位的重視,正在加以改進。1998年9月中旬,在河南許昌市召開的 玉米收獲機易地機收現場會上,共有10家企業的16種收獲機進行了現場作業,從反映出的情況來看,秸稈粉碎效果令人滿意,除少數幾臺機子外,大多數機具作業效果理想,當地農民也對機收效果表示滿意。他們認為,玉米機收加秸稈粉碎,每畝地40元左右的收費是可以接受的。在外部因素中,玉米收獲機與種植農藝的不配套性是一個主要的影響因素。目前我國各地玉米種植形式多種多樣,有平作,有壟作,還有套作等,而且行距差距很大,從300~700mm,甚至超過這一范圍的都有,行距的不規范,給玉米機收帶來致命的阻礙。因此,要促成我國玉米機械收獲的發展,就 從玉米播種作起,規范播種行距(600~700mm),以適應玉米的機收?,F今,玉米收獲機生產企業已向兄弟的播種機企業發出急切的呼吁,規范行距,共同發展。
此外,播種行數也對玉米收獲機產生影響。除單行機外,多行機都面臨播種行數與收獲行數相匹配的問題。目前播種機主要有2、3、4行和6行。而現在多行玉米收獲機2、3行的較多。2行玉米收獲機可適應2、4、6行的玉米播種機,卻不能適應3行的播種機;3行的收獲機能適應3、6的播種機,卻又不適應2、4行的播種機。
從經濟收益來看,一臺2行玉米收獲機,售價2.8萬左右,每天可作業30余畝,如果每年作業20天,每畝收費30~40元,那么年毛收入可達1.8~2.4萬元,兩年的毛收入可達3.6~4.8萬元,剔除作業成本,兩年收回投資成本是 可以達到的。所以,如果有較為良好的組織,增加作業時間,玉米收獲機進行機收服務還是有利可圖的。因此,農機管理、推廣及銷售、生產單位應積進行市場的引導和機具的組織,促成玉米機收易地作業的早日形成,這樣玉米收獲機械化服務市場才能形成,玉米收獲機才能發展起來。
2.機型發展趨勢
鑒于以上各種原因,我國今后一段時間內玉米收獲機的發展將不會很快提速。
從機型發展來看,目前是小型和中型發展較快,而大型則較遲緩。由于我國幅原遼闊,各地經濟、地理、種植農藝等影響因素差異甚大,因而,其對機型的要求自然也各不相同。如地塊小的地區或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需求小型的單行機;內蒙、新疆及東北或其它發展畜牧養殖的地區,則歡迎秸稈回收型的玉米收獲機。也就是說,大、中、小型玉米收獲機各有其發展的需求市場。因此,生產企業應考慮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適應不同市場需求的玉米收獲機。
據分析,讓農民認識玉米收獲機,而且適應當前不同行距和不同行數的現狀,開拓市場的機型可能是小型的單行機,而主導市場發展的將是2、3行的懸掛式、自走式機型。玉米割臺能充分利用目前已有的大量的自走式小麥收獲機,也會有 的發展規模。呈現小型突破,中型主導的局面,幾乎與小麥聯合收獲機發展如出一轍。
3.市場分布
從播種面積來看,我國目前共有玉米播種植面積3.67億畝,我國玉米機收的大戶都集中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包含魯、豫兩省),而西南云、貴、川雖然種植面積也不小,但因經濟條件、地理條件的限制,不可能走到前述地區之前。從農民的認識程度而言, 早接受小麥機械化聯合收獲的農民,肯定也將是 早接受玉米機械收獲的。并且在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秸稈粉碎還田業已漸漸為農民所接受,這對于農民接受既摘穗又粉碎秸稈的玉米收獲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玉米機收,包括易地機收 早的地區與小麥基本相同,也將從中原地區 早興起,然后向東北、西北擴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90年代初期開始發展的我國新一輪玉米收獲機發展潮,在這幾年里有了長足的進步,技術的發展為玉米收獲機的廣泛應用奠定了較好的技術基礎,而現在要完成的任務可以說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繼續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玉米收獲機的使用性;二是努力培育玉米機收的服務市場,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面對新的發展形勢,玉米收獲機企業應該引入新的觀念,以市場為,營銷圍繞市場轉,生產圍繞營銷轉,不能被動地去適應市場,追隨市場,而應主動地去培育和引導市場。對于農機管理、推廣、營銷等部門,一方面認清形勢,看到我國玉米收獲機發展的成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制定出合理的發展規劃;另一方面積進行推廣宣傳,同時,組織已購買玉米收獲機的農戶,進行區域性的機收服務,培育市場,獲取經驗, 我國玉米收獲機發展高潮的早日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