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還田就是將摘穗后直立的作物秸稈,用與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的秸稈還田機直接粉碎、拋散于地表,隨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爛分解做底肥,較傳統的種植方式相比,省去了砍、捆、運、鍘、漚、翻、送、撒等多道工序。它是施肥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農作物秸稈直接粉碎還田,是一項一舉多得的農機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秸稈還田主要靠秸稈還田機來完成,秸稈還田機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系著秸稈還田的效率、還田質量和還田效果。因此,搞好秸稈還田機的使用、保養與維修,對正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 法》,改變農業生產條件, 糧食增產增收有著重要的意義。
作者 有合法的拖拉機駕駛資格,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了解秸稈還田機操作規程、使用特點后方可操作。
作業前準備 ①地塊的準備:玉米秸稈還田作業前要對地面、土壤及作物情況進行調查,還要進行道路障礙物的 ,地頭壟溝的平整(為避免萬向節損壞),田間大石塊的 ,并要設標志等。②玉米秸稈還田機的準備:作業前應按照工廠產品驗收鑒定技術條件對機具進行技術檢查,并按使用說明書進行試運轉和調整、保養;配套拖拉機或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技術狀態應良好;將動力與機具掛接后,進行檢查。③機具的調整:要進行還田機左右水平和前后水平的調整。通過調整主拉桿的長度,使機組前后保持水平,高速斜拉桿的長度使機組左右保持水平;根據作業質量要求和地面狀態狀況,確定液壓手柄的位置,控制留茬高度和地頭轉彎時的提升高度。
操作方法 ①起步前,將還田機提升到 的高度。一般15~20厘米。②接合動力輸出軸。慢速轉動1~2分鐘。注意機組四周是否還有人接近機組,當確認無人時,要按規定發出起步信號。③掛上工作檔,緩緩松開離開器,同時操縱拖拉機或小麥聯合收割機調節手柄,使還田機在前進中逐步降到所要求的留茬高度,然后加足油門,開始正常工作。
作業中注意事項 ①要空負荷低速啟動,待發動機達到額定轉速后,方可進行作業,否則會因突然接合,沖擊負荷過大,造成動力輸出軸和花鍵套的損壞,并易造成堵塞。②作業中,要及時清理纏草,嚴禁拆除傳動帶防護罩。 纏草或排除故障 停機進行。③機具作業時,嚴禁帶負荷轉彎或倒退,嚴禁靠近或跟蹤,以免拋出的雜物傷人。④機具升降不宜過快,也不宜升得過高或降得過低,以免損壞機具。嚴禁刀片入土。⑤合理選擇作業速度,對不同長勢的作物,采用不同的作業速度。⑥作業時避開土埂,地頭留3—5米的機組回轉地帶。轉移地塊時, 停止刀軸旋轉。⑦作業時,有異常響聲,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作業,嚴禁在機具運轉情況下檢查機具。⑧作業時應隨時檢查皮帶的張緊程度,以免降低刀軸轉速而影響切碎質量或加劇皮帶磨損。⑨秸稈還田機與分置式液壓、懸掛機構的拖拉機配套(如鐵牛—55拖拉機)使用,工作時應將分配器手柄置于“浮動”位置,下降還田機時不可使用“壓降”位置,以免損壞機件。下降或提升還田機時,手柄應搬到“浮動”或“提升”位置,不要在“壓降”或“中立”位置上停留。
秸稈還田機的調整:①橫向水平調整:調節斜拉桿,使機具呈橫向水平,同時,將下端聯接軸調到長孔內,使其作業時能浮動。②縱向水平調整:調節中間拉桿,使機具縱向呈水平。③留茬高度調整:把還田機升起,擰松滾筒兩邊吊耳上的緊固鏍釘,在上下四個孔內任意調整,向下調留薦高度變高,向上調留茬高度變低,調整完后擰緊螺栓,也可用改變提升拉桿的方法進行調整,但以 種方法 好。④三角皮帶松緊度調整:皮帶過松可把張緊輪架上的螺帽向內調整,皮帶過緊,螺帽向外調整。⑤變速箱齒合間隙的調整:秸稈還田機工作一段時間后,由于磨損使主動軸軸向間隙和圓錐齒輪嚙合間隙發生變化,調整時可通過增加或減少調整墊片的方法進行調整。
農作物秸稈直接粉碎還田具有提高勞動效率,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節約工時投入,增加土壤質含量,減少水土流失,增加蓄水納墑能力,消滅病蟲害,提高糧食產量等優點,但 依照 的工藝流程作業,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否則,可能出現相反的結果。其技術要點是:①還田 佳時間。在不影響糧食產量的情況下,趁作物秸稈青綠時及早摘穗,隨即還田,耕翻入土;此時作物秸稈中水分、糖分高,易于粉碎和加速腐殖分解,使其變為質肥料;若秸稈干枯時才還田,粉碎效果差,腐殖分解慢;秸稈在腐爛過程中容易與農作物爭搶水分,不利于作物生長。②秸稈粉碎長度。秸稈還田時,機手要正確選擇前進速度和留茬高度,還田機的刀片(錘爪)與地面的間隙宜控制在5cm左右,粉碎長度不宜超過10cm,若發現漏切或秸稈過長,應進行二次作業,還田質量。③增施化肥。小麥生長需要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多種元素,僅靠秸稈中的養分是不夠的,因此,在深耕時要增施20—50kg的氮肥,或10—20kg的尿素,以及相當數量的磷肥(若用復合肥每畝可施30—50kg),以便加快秸稈的腐殖分解,使其盡快變為養分。④深耕。秸稈還田后,深耕一般要在25cm以上,通過深翻、壓、蓋,因秸稈造成的土壤棚架,耕作太淺時,作物秸稈覆蓋不嚴,影響播種質量。⑤旋耕耙地。土壤深耕后需用旋耕機或釘齒耙整地,其一般為10—12cm,過深時土壤中的秸稈翻出的較多,過淺時土壤中的土坷垃較多,不利于作物播種。⑥播種。秸稈還田后土壤中的秸稈較多,因此在播種時要盡量使用圓盤式開溝器播種機(或高開溝器播種機),以免鉤掛根茬、雜草,造成壅土、缺苗斷壟。⑦澆水。有條件的地區,在作物播種前要澆塌壤水,作物生長期間要澆封凍水和返青水;秸稈還田后在土壤中難免有架空現象,腐殖分解過程中需水量較大,如不及時補水,不僅腐解緩慢,還會與作物爭搶水分。因此,澆好塌壤水、封凍水和返青水,既能沉實土壤,又能補足水分,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⑧鎮壓。墑情不好時,播種后要及時鎮壓(播種時 好選用帶有鎮壓器的播種機),使種子與土壤接觸嚴密,出齊苗、出全苗。